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国勋教授做客第45期人文讲坛

时间:2011-05-21作者:文章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浏览:1185

    5月21日晚6:30,人文讲坛第四十五期讲座――马克思・韦伯与当代中国问题在启航多功能厅举办。此次做客人文讲坛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研究室主任苏国勋教授。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杨国庆老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郑莉老师、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振宇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苏国勋教授对马克思・韦伯做了简洁的介绍。苏教授介绍到马克思・韦伯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虽然他的生命仅仅延续了短暂的56年,但他的著作却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熠熠生辉。苏教授尊称马克思・韦伯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说,马克思・韦伯虽然没有到过中国,却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洞见,但与此同时,韦伯也对中国文化存在着很深的误解,这也是今晚讲座的主题。
    在马克思・韦伯的众多伟大著作中,苏教授主要讲述了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中国宗教》的主要内容,由此引出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看韦伯中国宗教研究中的得失及其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深度思考。苏教授激情澎湃地讲到我国的儒家思想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思想,它的内涵中没有现世和彼世的对立。故,在中国社会的制度层面,现世与彼世(超越界)之间的必要张力,迄今尚付阙如,换言之,中国文化倾向无批判地肯定现世,缺少变革制度性弊端的动力,这也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结构性阻力。
    讲座最后,一些同学提出了问题并与苏教授进行交流,现场气氛轻松而愉悦。此次苏教授精彩的演讲让同学们对与马克思・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会激发同学们对于宗教与当代中国问题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