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理律文教基金会、清华大学法学院一行来校考察“理律杯”赛事建设情况

时间:2016-08-28作者:文章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浏览:887

(宣传中心记者团记者 房仕琪报道)2016年8月18日,台湾理律文教基金会董事、台湾理律律师事务所所长暨执行合伙人、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座教授陈长文先生,台湾理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李永芬女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王晨光教授一行来我校考察“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赛事建设情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振宇,法学系基学负责人刘沫茹老师,“理律杯”赛事指导韩晋老师,团委书记李瑶负责陪同。

 

陈长文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校军工纪念馆,在了解了我校历史渊源与建制沿革之后,陈先生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与厚重军工传统的院校,人文学院的设置能够使学校的发展更加富有协同性、科学性。刘振宇书记向客人介绍,人文学院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与学校“三海一核”学科优势相配套,发展出了船舶与海事法律制度、法律社会学等一批颇具特色的学科分支,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助力。

 

参观军工纪念馆后,陈先生一行同法学系师生就“理律杯”赛事举办与模拟法庭课程衔接的相关问题进行座谈。首先,刘沫茹就法学系自2010年参赛以来的校内赛体系建设作了介绍。刘沫茹指出,法学系已经初步建成了“面(笔)试初选-赛事终选-研讨训练”三位一体的备赛体系,并配套有专职教练员、设置有赛题相关学科的顾问团队,其他机制体制也正在健全当中。其次,韩晋就法学系模拟法庭、法律诊所课程同“理律杯”的衔接情况作了介绍。韩晋指出,法学系的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平台”已经很好地同“理律杯”竞赛相贴合,从组织形式到赛题沿用再到模拟规则,都尽可能地寻求运作方式上的衔接。此外,其他基础理论课程中也适当融入了“理律杯”热点问题的研讨,如第十一届“买方卡特尔”案件过后,《经济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即加大了反垄断法的内容比重。最后,李瑶就近两届的备赛、参赛情况作了汇报与总结。在第十二届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最佳组织奖”荣誉称号,李瑶就此向台湾理律文教基金会、清华大学法学院赛事组委会的肯定表示了感谢。

 

法学系师生发言之后,陈长文先生、李永芬女士、王晨光教授分别作了点评与回应。陈长文先生指出,“理律杯”赛事举办的初衷即在于帮助学生培养实务思维、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由理论知识到实践理性的思维转换。通过听取介绍,陈先生表示,我校的赛事体系建设已经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宗旨。李永芬女士指出,“理律杯”赛事举办的重要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培养多学科融合的思维与“就事论事”的品质;在获悉我校大类培养的模式之后,李女士表示,这对于法律职业的训练有较大助益。王晨光教授指出,在刚刚结束的法学教育研究会2016年年会上,第一届模拟法庭专业教育委员会得以成立,“理律杯”是其中的重要实践平台与支撑。王教授表示,我校能够有意识地将“理律杯”赛事同教学方案相融合,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将大有裨益。

座谈会后,我院师生还就台湾法治建设情况、台湾学术期刊发展情况以及台湾律师从业状况等问题与陈先生一行作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