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乡遇”,让我们来一次心灵远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时间:2023-07-21作者:宣传中心文章来源:人文学院浏览:798

(宣传中心记者团 记者晏文荻、赵丰报道)

暑期实践“三下乡”

想要走进一次乡里心窝,

想要领略一次风土人情。

让我们来一次心灵的交谈,细细诉说那些乡间的故事……

 

还有说不完的话,风催着我们出发——“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73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主楼311室举办“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会。本次会议由院团委书记刘文璟主持,三下乡活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伊始,刘文璟宣读了《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宣布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刘文璟就工作内容做出了详细的任务分工并强调了任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针对不同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普法内容的宣传,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和通俗性,达到普法教育目的;调查问卷要具有针对性,能切实反映当地居民的法律了解程度和普法教育情况等重要问题;口述史访谈的内容要贴合民众生活,展现民众精神面貌,以及需要针对不同采访者准备备用问题;解答民众的法律咨询,讲解法律知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情景剧宣传要求内容丰富、表演者能够带动观众情绪,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后勤组保障物资供应,做好宣讲工作人员的坚强后盾。本次实践活动将由北兴党支部书记刘召伟、高长明,副书记曹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驻村干部梁泽、孙铭蔚全程指导。

最后,刘文璟希望同学们要有自信地面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迎接挑战,展现工程学子的青春风采,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走访慰问老党员,共话初心暖人心——口述史整理活动

76日上午9时实践团拜访了前进村老党员并进行了生活访谈。一路上,团队成员参观了老人的园艺成果,聆听老人对前进村村容村貌变化的体会。

岁月不仅在爷爷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还将新农村的发展史镌刻在他的记忆里。在谈到这些年来村庄的变化,他说道:“国家政策好啊!有社保了,种地还有补贴。从泥巴路到柏油路,路好走了,日子好过了不少嘞!”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实践团以“与村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目标,着力将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团队成员在调查研究、动手实践、待人接物、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成员们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这次实践,成员们深切感受了前进村的发展变化,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大爷的带领下,实践团对于农村的风土人情、社会情况以及乡村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是让实践团近距离地体悟到老党员从鎏金的革命岁月中保留下的伟大红色精神,在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在服务人民中受教育,砺意志,淬青春,练本领,做贡献。

 

“乡”约普法,我们一直在路上——法治宣传专题活动

77日一早,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前进村开展法治宣传专题活动的道路。

在“三下乡”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普法情景剧、普法知识讲座、法律知识问答和法律咨询几个环节,拉近了与老乡间的距离,倾听并交流百姓心声。

活动以“争做法律明白人”为主题的普法情景剧为开端,激发了村民们了解法治知识文化的兴趣。

本次情景剧由颜世昊、赵兴东、夏博宇等同学出演,围绕“销售三无产品”、“土地经营”等与村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展开。剧中,村民们在村长的帮助下,最终以法律的手段和平地解决了纠纷。情景剧使村民们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法治问题,引导村民们以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本次法治宣传活动宣传面覆盖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债权法、预防电信诈骗和学生助学贷款等多项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推动法律在乡村发挥更加实际有效的作用,加强乡村法治文化的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社会主义建设矢志不渝的目标。乡村普法活动推广法治知识,助力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必须持续进行的伟大实践。

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全面依法治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法学专业学生以身作则,积极进行普法工作,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送法下乡,普法暖心”。

 

打造“没有围墙的”下乡交流——社会学访谈

作为一名人文社会学科学习者,能够和老师同学一起来到家乡参与志愿服务,能利用所学专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真的特别开心!

伴着初晨的朝阳,实践团78日来到了巨源镇前进村北兴党支部进行社会学访谈。

前进村高书记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在会谈过程中,高书记对前进村的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实践团的访谈活动能有效衔接党建引领和三农问题表达出殷切希望,也希望实践团能从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村民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新见解,同时为乡村现今的疑难杂症献言建策。

本次访谈开始后,为了使访谈结果更加贴近实际,访谈队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了不同的采访问题,对于村民的访谈内容主要针对近些年来乡村发生的改变、个人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于村干部的访谈内容,则是侧重于政府对于乡间的落实政策。

在访谈结束之后,团队成员对现有的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深刻感受到了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大部分村民们都领会到在国家帮助下才能使乡村经济有更好的发展,才能用知识创造财富。

喜看水稻千重浪,白云田园好“丰”景——探访喜田水稻加工厂

79日,实践团来到道外区水稻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喜田水稻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加工厂负责人田永增热情地欢迎了来访的各位,并引领大家进入水稻加工厂参观工作现场。他亲自为大家讲解水稻筛选-拨壳-分离-碾米-精筛等流程,向大家展示不同加工阶段的稻米外观。实践团成员不禁感叹,科技的进步和生产自动化已深入到前进村农作物培育、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





 (图为 田永增为实践团讲解水稻加工流程 )


 

“人在刚起步和困境时一定不能贪大,要逐步地积累抗风险能力”

“当选择一个满意的行业后就在这干到底”

“想让人家看见你就必须要‘走出去’,不能光在家里等着。”

田永增对实践团语重心长说道。

从小商贩到企业家,从“冰旭”到冰雕玉琢的现代化智能化生产线,田永增用他近四十年的人生轨迹向大家展示了他“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创业和生活哲学,实践团成员们也由此深切体会到如何在平凡中孕育不凡:深耕与执着。

田永增而言,水稻就是他心灵的栖息地,让他在城市的喧嚣中寻得一份谧,品得一方宁静

 

 

与湿地握手,同老者交谈——考察哈尔滨白渔泡湿地公园、白渔泡疗养院

访社区,入乡村,

聆百户振兴,讲自然和谐。

重实效考湿地现状,

担新任助乡村振兴。

保护湿地生态,长留乡村宜居。

荷花红透天边彩,莲叶碧尽水连天。


710日,实践团走进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领略湿地风光,寓教于乐。将实践团进森林研学教育与哈尔滨市湿地资源有机结合,提升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引导青少年感知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对青少年进行森林动植物、林区历史、特色人文的认知和保护教育。


接下来,成员们来到紧临湿地公园的白渔泡老年医疗护理院进行参观。湿地公园这一天然氧吧为护理院康复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针对休养人员的特色治疗项目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佳境。


“白天我特别能感到是我一个人在家。不光是我一个人在家,还是一个人在这世上。”作者弋舟在《空巢》里的这段描述大概是大多老年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或许我们所做并不能改变老人的生活现状,但能够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也能让老人感受到国家、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一位实践团队的同学说道。

实践团成员亦在走访之中体会到“爱老、敬老、护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护理院以“细节决定成败”为服务理念,尊重生命为根本,敬仰老人为己任,着力把“老有所托,老有所医”的养老新概念落到实处。

 

坚定理想,深入湿地

一步一脚印

关爱老人、保护生态

人文学院实践队一直在路上……

 

 

承梦启航,满载而归——“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

711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主楼311室召开“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人文学院团委书记刘文璟对团队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进行一一列举与品评,并表示出对实践团成员总体表现的认可。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接触到了热情淳朴的前进村老乡,感受到了优美的湿地风光,这实实在在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成员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老乡们解决生活中疑难困惑的问题,在走访中直观、立体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发展的具体助益,此次活动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难得的“双向推进”。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们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加深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 。


 

这个7

人文学子承梦启航,满载而归

我们谱写了一段有意义的故事

三下乡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

但希望

继续前进的你

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

肩负青年使命

把握精神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