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上午8时及15日下午2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S楼101室成功举办第34期人文思政讲堂暨第7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为“牢记领袖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培训主讲团队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林楠和胡雪萍、人文学院教师王韵涵和孙岱瑄、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瑶以及辅导员赵晴组成。人文学院、联合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第76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此次培训。

王林楠结合党的发展历程,阐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崭新面貌”的观点。他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辉煌篇章,社会主义中国自信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王林楠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关于学习党史的意义,王林楠强调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要应对前进道路风险挑战,需要从历史获得启迪、提炼法宝,做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吴际结合党情、国情及世情教育内容,系统总结“十四五”主要工作成果。她重点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意义,联系国家经济成就与民生举措,聚焦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关键问题。分析问题挑战并提出策略后,吴际阐述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积极重要角色。她呼吁新时代青年肩负责任担当,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国家繁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胡雪萍向同学们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剖析“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核心问题。她强调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打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她指出,提升政治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等,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是实现党在新时代伟大历史使命的关键。

王韵涵从“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四方面,从法学专业角度向同学们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该思想以深邃历史眼光和宽广国际视野把握国内国际大局,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随后,她讲解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辩证关系,呼吁大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她总结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秉持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孙岱瑄从“锚定价值坐标”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现代化概念,与同学们探讨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区别。她强调,要从多重视角对比中西现代化。她以历史维度为切入点,指出相较于西方“资本优先”“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现代化,价值选择是区别于西方模式的根本标志,体现独特优势。最后,孙岱瑄总结共产党人践行价值选择的方式,并呼吁大家以价值坚守谱写现代化新篇章。

第二次党课培训旨在使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学习、领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重要成果,深刻了解、领会一名共产党员应具有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赵晴开展了“赓续军工精神 矢志强国有我”主题教育。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光辉历史视频,积极引导同学们在哈军工红色文化的滋养中,赓续红色血脉,不断践行哈工程人的初心和使命。她号召同学们牢记嘱托,发扬“哈军工精神”,为强国强军再立新功。

李瑶以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标准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强调入党积极分子应深刻理解作为党员应履行的义务和权利,明确个人努力方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刻对照党员权利和义务要求提升自我。接着,她就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手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发展流程和材料填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本次党课培训加强了积极分子对党的理论认识和党性培养,端正了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保障了我院党员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明确未来方向,锚定理想目标,决心肩负责任与使命。大家认为课程内容深入人心,激励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投身国家与社会发展。同学们表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在思想和学习上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素质,接受党组织考验,争取早日入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