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人文学院社会学与应用心理学联合党支部紧扣“党建引领、学科融合、服务社会”主线,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赴“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开展了一场以“聚焦乡村振兴,感悟时代发展”为主题的调研交流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是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师生党建联建的生动实践。
乔府大院:从一粒米看党建引领下的产业现代化
上午十时许,支部党员师生抵达首站——五常市乔府大院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乔府大院稻米文化馆以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呈现了稻米从育秧到加工的全过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同志们认真学习稻米种植的历史沿革与生态智慧,特别是“鸭稻共生”等绿色模式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坚定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决心。

图1.讲解员讲解五常大米发展历程

图2.参观“鸭稻共生”生态种养模式
随后,支部党员师生走进生产车间,沿观光走廊实地观摩稻米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流程。精密色选、机械臂码垛等场景,让大家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磅礴力量。在交流中,党员师生围绕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议题,与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体现了党建活动与专业思考的紧密结合。

图3.参观乔府大院五常大米生产车间

图4.乔府大院现代农业产业园合影留念
常堡乡中华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
下午,支部一行来到全国文明村镇——常堡乡中华村。村党支部书记详细介绍该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激励”等机制,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在稻米合作社,党员师生了解到,该村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实现统一生产经营,打响了“中华村”大米品牌,壮大了集体经济,展现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产业兴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图5.村支书介绍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经验

图6.参观村内的稻米粗加工厂

图7.中华村合影留念
卫国乡长安村与物联网中心:农文旅融合与数字赋能的新探索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卫国乡长安村。这里通过党支部牵头谋划,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将稻田变为景观,将农房变为民宿,以“插秧节”“收割节”等特色活动聚拢人气,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转型升级,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路径的直观体现。

图8.参观由农房改造的特色民宿

图9.师生与屯长交流
随后,支部前往五常市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指挥大屏上实时滚动的电商数据、遍布全市的公共服务站点与直播间,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袋一码”全程溯源体系,让党员师生深刻领略了数字党建引领智慧农业发展的前沿实践,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10.参观数据大屏

图11.物联网中心合影留念
此次五常之行,是社会学与应用心理学联合党支部在省级样板支部创建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将党建阵地移至田间地头与产业一线,有效促进了师生党员联学联建,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有机统一。全体党员在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在调研中坚定理想信念,见证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激励着大家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人文社科党员的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