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田野的发散与收束:以中国大陆的独立文化工作者与“独立”意义的探寻为例
讲演人:刘若曦,博士候选人,剑桥大学与谈人:吴肃然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刘灿姣教授,中南大学;杨旸博士,南京大学主持人:李昕茹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
时间:2023年8月7日 19:30
形式:腾讯会议 (会议号: 700-7804-7144 密码: 111111
讲演人介绍:
刘若曦,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学与劳动社会学。特别关注自雇/独立工作者、自由职业者、文化工作者,与广义的非正式会议劳动。刘若曦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的自雇/独立的文化工作者,在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刘若曦在中国大陆一些城市和乡村进行了田野调查,主要包括了作为城市案例的广州和乡村案例的景德镇。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日记法),调查了中国文化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自我实现与文化生产过程中与各社会要素之间的协商,并突出了他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寻求替代方案的实践。
讲座摘要:
自雇或者说独立工作者在中国的语境下总是具有多面体的姿态——他们可以是具有自我驱动能力、探险精神、企业精神的的自雇者;他们时而被认为是游手好闲和无所事事的闲云野鹤;他们也可以是具有新兴文化的自由职业人群或者说数字游民。分享者的研究始于对于这一具有不同甚至矛盾特点的自由职业者的好奇:为什么在独立的群体里似乎存在着不同的叙事?这些不同叙事所对应的人群是什么?这些不同叙事本身可以反映中国社会个体化的何种特点?基于这些初始的好奇,研究者以中国大陆的独立文化工作者为例,探讨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与市场和体制的沟通与调节,可替代性方式的寻求;以及更宏观的中国个体化的方式。纵使怀有预设,研究者在田野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收到信息的冲击。当田野不断发散,原有的理解则被不断修正和加深,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感知可能走向异质和多元;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的信息也会使得研究者不断地调整自身在田野中的定位、进入田野的方式,以及更基础的,研究问题和参考理论——这一发散的过程也可能对研究者的整合提供一系列挑战。如何寻找异质性中的共性?如何处理抽象的共性?如何从将发散的田野重新收束?如何处理无法被收束的田野?分享者以“追寻独立的意义”为案例,分享自己处理具有诸多异质性的研究对象的尝试经历,展示一些整合具有多样性的研究对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