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主题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国际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此次全国性高端学术会议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外交部、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等中央部委、全国各高校和智库的10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教授致欢迎辞。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祎、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分别作开幕致辞。外交部条法司司长马新民、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于宁分别作专题报告。
我院教师袁雪、刘久、赵融、王涵、王韵涵带领学生刘玥辰、张雨昕、陈欢欢、王枫予、陈思研、张瑞格、张正溢一行参加了此次国际法年会。
会议期间,我院多位教师在会议上发表精彩发言。26日下午,袁雪教授就“国际海运减排协同治理:挑战、机制完善与中国因应”为主题进行发言,分析判断温室气体的法律属性并提出了中国对此的应对措施,论证了国际减排的中国方案。袁雪教授还于27日上午主持了国际法青年论坛,激发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现场反响热烈。
26日晚,王韵涵副教授以“网络攻击下自卫权行使困境与中国应对”为题在年会主题边会四研讨会上进行发言,与在场学者密切交流。
27日上午,刘久教授以“美国对我国民用核工业的出口管制:特性、影响与我国应对举措”为题发言,梳理自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我国民用核工业出口管制情况,总结美国出口管制呈现的特点及影响,探索我国民用核工业的可行应对路径,引发在场学者的热烈讨论。
本次学术年会,我院师生踊跃参与学术交流,于国际法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发表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国际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造诣,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提供了智识支持。展望未来,我院师生将持续致力于国际法研究的深度拓展,以更为卓越的研究成果助力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在国际学术场域中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与话语权。